【大腸癌篩查】衞生署公布1946至1972年出生香港居民 本周六起可參加大腸癌篩查
發布時間: 2021/12/30 11:12
最後更新: 2021/12/30 13:11
大腸癌是本港第二最常見的癌症。衞生署今日(30日)宣布,1946至1972年出生的香港居民,由明年1月1日起,符合資格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計劃資助50至75歲、沒有大腸癌徵狀的香港居民每兩年在私營機構接受篩查,預防大腸癌。
署方表示,計劃參加者在約見已參與計劃的基層醫療醫生後,會由基層醫療醫生安排大便免疫化學測試。如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參加者會獲轉介到已參與計劃的大腸鏡醫生接受政府資助的大腸鏡檢查,如結果呈陰性則建議參加者兩年後再接受篩查。
大腸癌篩查計劃沒有設定參加者限額,每次診症獲政府資助280元,包括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後由基層醫療醫生提供第二次診症。在計劃下接受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時,如需切除瘜肉會獲定額資助8,500元;若無需切除瘜肉,會獲定額資助7,800元。大腸鏡醫生在提供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時,可向參加者收取不多於1,000元的額外費用。
現時超過950名基層醫療醫生參與計劃,診症地點約1600個,當中約97%的診症地點不需收取額外費用。參與計劃的大腸鏡醫生超過220名,在約600診症地點提供大腸鏡檢查。若無需切除瘜肉,約86%的診症地點不需收取額外費用;若需切除瘜肉,約75%的診症地點不需收取額外費用。
署方又稱,截至今年11月底,提供大便免疫化學測試樣本並得出陽性或陰性測試結果的參加者中,約33900人(13.0%)在首輪測試中呈陽性;在次輪測試中呈陽性的則有約7300人(10.8%);在第三輪測試中呈陽性的則有約800人(10.2%)。接受大腸鏡檢查的大便免疫化學測試陽性個案中,約22000人(61.7%)確診大腸腺瘤,而約2000人(5.5%)確診大腸癌。
相關篩查可及早識別未出現病徵的大腸癌患者或高危人士,讓他們能夠及早接受治療,大大提高治癒率,而在大腸鏡檢查過程中切除大腸腺瘤,可避免演變成癌症。
最新影片推介:
一文看清「港版健康碼」登記注意事項:https://bit.ly/31pGndZ
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責任編輯:余思嵐